淺析包裝設計
現今社會,商品包裝在銷售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令人矚目,包裝使得企業商品五彩繽紛,魅力十足,有調查表明,63%的消費者是根據產品包裝裝潢來決定購買的.尤其是女性消費者,她們受到精美包裝和裝潢的吸引,所購產品往往超過預算很多。可以看出,包裝是商品的臉面和衣著,它們作為商品的“第一印象”進入消費者的眼簾,撞擊著消費者購買與否的心理天平。
由于對包裝的重視度不夠,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我國出口的產品因包裝不善,而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
我國古代有個傳說故事叫做“買櫝還珠”講就是包裝對人的巨大吸引力,在現今的商業活動中,精美的包裝不僅可以吸引消費者,而且是提升商品價值的重要手段。
曾經在著名的國際博覽會上,茅臺酒因其包裝粗糙,造型呆板,而被人們所忽視。這說明縱使是“金玉其內”,忽視了商品外包裝,也終將導致失敗。好的產品一定要友好的包裝。
好的包裝不一定要奢華,近幾年來我國月餅市場形成了一種“怪圈”,我們提倡更好的包裝產品,但講究表里如一,過分的包裝會形成對消費者的欺詐,用“繡花枕頭”式的包裝欺騙消費者,無疑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日本國近些年來在包裝領域取得的成就,無疑是突出而且值得我們學習的。
日本商品講究包裝主要體現在包裝盒的裝潢設計以及包裝紙的圖案、色彩搭配等方面,充分突出視覺效果,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讓消費者覺得包裝非常考究。在日本的百貨商店或超市中可以看到,食品、飲料以及其他生活用品的包裝基本上只是普通的紙盒,只是這些盒子的外觀設計不僅方便實用、而且圖案和色彩搭配非常協調和美觀,印刷也很精致,這在無形中提高了商品的品位,也提高了該商品在人們心目中的價值。日本包裝設計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更加強烈的意識到弘揚本民族文化傳統的重要性,在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之間找到了一條適合本國包裝設計發展的道路。因而,日本的設計既有強烈的時代特征,又蘊含深邃的東方文化精神。他們用三十余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近一個世紀的發展路程。并形成獨特的日本風格。他們甚至將文字藝術融入包裝裝潢中,不僅準確的傳遞商品信息,更使得包裝裝潢格調高雅別致,富有文化氣息和鮮明的民族特色。
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包裝的現狀無疑是令人擔憂的,隨著我國成功加入WTO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包裝已由商品的附屬地位逐步演變成為商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極其明顯的商業價值。其價值賦予了包裝的使命不再是原始的一般字面上“包”與“裝”的概念,而是集美術設計、商品介紹、使用說明為一體的銷售形式。
中國包裝依據中國的市場與國際市場而不斷變革,現已拓寬了其自身的實質作用:由單純的“包”與“裝”發展為具有更高價值的促銷,由被動的被人選發展到能吸引人來購買的半主動地位,無形中成為了商品的推銷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業名譽,增強了企業效益。于是認清這一點之后的各個企業一同將目光轉到包裝這一關鍵環節上,于是,隨之而來的不良現象一窩蜂擁起。
“唯洋是舉”是中國包裝中存在的不良現象之一。中國的包裝業起步較晚發展較快,但是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在這種情況下借鑒國外成熟的觀念和先進的作業方式是可行的。然而,將中國包裝的希望完全寄希望于“洋”。則不符合實際。真的把國外的那一套全盤搬來,可能會“水土不服”“消化不良”的。如此,不但不能促進中國包裝的正確發展反而會使其誤入歧途。
中國包裝存在的又一不良現象,只考慮成本而不顧包裝質量。商品要贏得顧客。不但要重視商品的第一質量,而且還要重視商品的包裝。包裝的質量不僅直接影響著顧客的購買欲,更重要的是直接影響商品的檔次及價格,嚴重影響經濟效益。商品的競爭很大程度上也是包裝的競爭。在中國出口商品的包裝質量中共存在兩大嚴重問題,一方面,表現在出口商品的包裝上。此問題集中在食品、醫藥、飲料等與消費者直接相關的商品中,尤其很多食品是中國傳統性商品,國際上獨一無二的,而醫藥也大多是中成藥,也是中國所特產的,所以在商品檔次及內質上無可挑剔。但是,當消費者看到大部分中國商品的包裝時卻無法產生購買欲望,甚至對內在商品品質持懷疑態度。這大部分是由包裝質量及包裝上存在缺陷性等因素所導致的。設計在線.中國
另一方面,商品在投入市場的運輸過程中的外包裝(即運輸包裝)的質量不過關,不僅不能夠有效地保護商品,而且極大程度地影響了內包裝的完好程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商品的質量。出口商品由于物流渠道復雜,對商品與商品包裝構成了一定的威脅。其中環境影響、生物破壞、外作用力,人為的作業方式及化學活動性質腐蝕都是威脅商品及包裝的最關鍵要素。種種原因都影響著商品的正常銷售,要在設計中克服和避免在商品流通時受到的各種威脅因素。提高總體質量。
盲目追求現代意識而丟掉民族特色是中國包裝的另一個誤區。追求現代意識并沒有錯,要追求得恰到好處,才不失包裝之意義。
民族特色在包裝中的作用尤其深遠。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風格習慣,文化特色。而包裝中的民族特色則是民族文化在商品包裝上及商品中的形象化、具體化,具有代表性,能夠在文化心理上接近消費者,與消費者緊密溝通,這是包裝設計富有成效的一個重要且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優秀的包裝不僅具有自身的作用,而且還對消費具有影響力和推動力。
在地道的國產商品的包裝上出現的使用者是高鼻子、藍眼睛的外國人;在根本沒有出口的商品包裝上加注外文,這些將盲目崇尚西方文化的錯誤做法只能使中國的消費者產生心理上的偏差而難于接受,更何談去購買。設計在線.中國
出口的商品也應該注意和研究中國消費者和其他國家消費者的文化心理差異。此較而言,在心理上:中國人注意整體意識、講正統、講倫理,而西方人以單體為核心,注重個人作用和利益;在思維上:中國人是“從大到小”的思維認識講究順序、正向與完整,而西方人是“從小大到”思維認識,從問題的核心出發,講功能,善于反向,不求順序;在情緒上:西方喜豪放、廣泛、神秘,而中國人喜歡穩重、向上、圓滿。總之,只有把握不同消費者的不同民族文化心理,將民族文化巧妙融于商品包裝中,就能被各種消費者理解和認知,并引起感情上的共鳴,增強消費者的購買欲。
盲目追求華貴和材質也是中國包裝的誤區之一,不考慮消費者的心理差異,也不顧及區域的不同,一律一種包裝形式,一種包裝材料,甚至一種文字。包裝設計只注意到實用、安全、經濟,美觀是不夠的,還必須重視怎樣使包裝潢設計表現得有吸引力和充分體現商品的可靠性。包裝的外觀要具備強烈的視覺吸引力,必須根據消費者的心理而采用新穎的設計、新穎的構思,開發新的材料,增強消費者的新鮮感,誘發消費者的購買動機。
包裝裝潢的色彩運用對消費者心理有很大程度的影響。因此,色彩的運用必須依據現代消費社會的特點,依據商品的特性,依據銷售對象。而運用出口商品的包裝更要注意色彩的運用,因為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對色彩的要求及認識也不一樣。如中華民族對紅色有著崇敬和熱愛的情意,習慣將紅色用于喜慶和節日,它給人以熱烈、熱情、向上、團圓的色彩感覺,象征吉祥、幸福、威嚴。而在西歐一些國家卻對紅色有仇恨和恐懼的心理。在他們心理上認為紅色有粗暴、侵略和戰爭的色彩感覺。這樣在選擇包裝的色彩時要嚴格考慮消費者的區別,研究和掌握不同消費者對色彩的不同心理接受程度,要投其所好、因人而異,有效地利用顏色增強包裝的自身作用。
綜上所述,中國的包裝的確存在著諸多弱點與不足之處。其中構成的因素也極其復雜,不是一朝一夕能轉變過來的,但就總的發展趨勢而言,中國的包裝發展速度和質量標準是健康向前的,也取得了一定的輝煌成就:中國包裝隨著改革開放和國際市場的大趨勢,無論從包裝的功能作用,還是質量、造型,材料加工等各方面都有相當的進步,尤其在發展包裝功能作用方面有了突出的表現,使包裝超出自身原來的簡單作用而發展成為商品的促銷部分,在材料開發中也利用了很多現代科技融合的先進材料。在發展中國傳統形式包裝的同時能與現代意識緊密結合,形成一系列具有中國代表性的優秀包裝并在國際市場中閃爍著光茫。
- 上一篇:中低檔月餅包裝盒將成今年主打
- 下一篇:我國綠色包裝的發展方向